敦化國中 建國中學
在飛哥學習有系統性
在飛哥學習有系統性
我是在七年級來到飛哥英文,當時會補英文是為了應付學校的單字跟文法,也希望學習英語的過程不要中斷,不然要再重新找到說英文的感覺會比較困難。飛哥是透過不同的講義來學習,比較有系統性,能夠歸納出目前老師教的東西有哪些比較好學習。飛哥的榜單很優秀,看到飛哥有那麼多學長姐都上了頂尖的學校和科系,讓我覺得自己足夠認真的話,也可以跟他們一樣獲得好成績。
競爭激烈讓學習鬥志更高
競爭激烈讓學習鬥志更高
飛哥是大班制,我覺得大補習班的好處就是資源很多,有大量的學生能當作參考點,我認為這是小班制達不到的。有人會覺得小班制能分配到比較多資源,但在飛哥有輔導老師,所以我相信這不會是太大的問題,如果追求的是學習量的話,大補習班資源會更多。在飛哥的競爭有時會比在學校還要更激烈,飛哥學生的組成像是一群更強的學生聚在一起,因為飛哥是大班制,強者一定更多、比例更高,學習的鬥志也會更高,每個禮拜都會公布排名,如果我沒有出現在前幾名,我會重新燃起鬥志,下週再努力拼回來。
七八年級強調超前學習,學習量遠大於學校範圍,所以在飛哥提前學習對英語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飛哥在八年級幫我打好文法基礎,不管是在刷題,還是老師的講解上,只要訂正好每張考卷,把文法統整後記起來,基本上文法題就不會答錯。整體來說,飛哥國中讓我完全不擔心文法,也不會有看不懂的單字。
拉丁文解析法幫助很大
拉丁文解析法幫助很大
飛哥高一是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因為課內的單字沒有很多,但在飛哥的每個單字都可以再延伸出更多字,除了能學到更多同義詞,也能學到不同難度的字彙,對於英文學習廣度跟深度的增加有很大的幫助。老師會用拉丁文解析法拆解單字,能透過字根字首去了解單字的含義,對SAT跟托福的幫助很大。SAT是美國的大學入學考試,有很多題目跟美國的文化歷史發展有關,在台灣的課本裡是學不到的,透過拉丁文解析法,我大概就可以知道單字的意思,再從上下文猜出文章想表達什麼,而不會一無所知。
飛哥涵蓋的廣度更廣
飛哥涵蓋的廣度更廣
SAT比較像是考閱讀理解和文法,以及標點符號的應用;托福比較偏向考英文程度,像是在美國生活時會需要用到的單字或對話,要透過托福來證明自己有辦法在美國的大學裡學習。我認為飛哥教的英文廣度跟深度大於SAT的補習班,因為飛哥每週都塞上百個單字給我,涵蓋的廣度肯定是更廣的。在飛哥是打好英文基礎,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SAT和托福補習班就像模考班,是針對有範圍的考試去加強。
飛哥的老師會補充很多單字代換,SAT跟托福有類似克漏字的題目,選項會有兩、三個同義字,找到同義字是蠻重要的解題技巧。SAT有很多單字是飛哥教過的,飛哥涵蓋到蠻多艱深的單字,對SAT的幫助蠻大的。托福是英文的檢定門檻,分成聽、說、讀、寫,總分是120分,通常大學都會要求考過100分。飛哥所教的內容也有涵蓋到托福,我常常在寫題目時想起這是在哪些講義寫過,很多都是飛哥教過的。
補充量多不怕學不到東西
補充量多不怕學不到東西
飛哥上課會補充新聞英語,除了可以訓練聽力,也可以讓我用英文接觸到最新的時事。因為托福有寫作,最後一題是在十分鐘寫出個人感想,我覺得新聞英語對獨立思考的幫助比較大。老師會用螺旋式教學法複習重要又相關的詞組,在聽過很多次之後,不刻意去背也會記起來,所以我覺得蠻有幫助的。飛哥的補充量很多,我覺得量多可以盡其所能,能學多少就學多少,不會有學不到東西的情況。我在高中也沒辦法背完每週的單字量,但能學到的東西還是很多。整體來說,飛哥高一給我的幫助主要是拉丁文解析法和單字量補充,以及學到更深入的文法。
在飛哥學習對段考有幫助
在飛哥學習對段考有幫助
我在班上的英文成績都是前幾名,因為建中段考題目很多,所以時間很緊湊,要寫完題目就是一個難題了,而且建中段考幾乎沒有範圍,段考就包含十幾篇雜誌,單字也變難很多,選項很容易讓人混淆,所以不是只要會單字就好,還要在特定的情境下選出最好的字,這是很困難的一部分。在飛哥學習是真的對段考有幫助,在這個環境下學了大量的單字,也有好的文法基礎,讓我能應付學校的英文段考。因為我基本上是靠英文分數拉段考成績,所以英文對自信心的提升是蠻重要的。
美國夢讓我決定去美國讀書
美國夢讓我決定去美國讀書
我是從高二陸續開始準備SAT和托福,因為我覺得在飛哥學的內容不是只侷限於考試,而是對英文的整體實力有幫助,所以我決定繼續留在飛哥學習。當時會決定去美國唸大學,主要是因為去國外讀書不會像台灣那麼在意成績,能學到更多在應用上的問題。我認為國外資訊業的薪水,以及招募人員的情景是好的。我有美國夢,想要到美國工作,有一定的積蓄之後可能會再回台灣生活。
五句式對托福作文有幫助
五句式對托福作文有幫助
飛哥高二有很多不同主題的講義,易混淆能讓我分辨單字的差異,因為SAT跟托福蠻常考一些相似字,易混淆對選出正確答案就會有幫助。五句式連貫式翻譯是我學習寫作中最重要的講義,文章中只用某幾個形容詞會太單調,但是非母語人士想寫出好看的句子和修飾是比較困難的,可能只會增加文法錯誤,所以把五句式的句構背下來,對托福的作文蠻有幫助的,在寫作文時會知道自己能用什麼句構和句子,對作文成績很加分。
在飛哥能增加單字量和縮減複習時間
在飛哥能增加單字量和縮減複習時間
老師會補充作文金句,在寫作文時可以節省時間,不用自己揣摩要怎麼寫會比較好看,可以背完後直接用出來。作文金句只要背一定的量,每次寫作文都用得到,也可以調整句子裡的單字,加上相應的名詞或形容詞,在寫作方面蠻有幫助的。高二有發一本不可不知大考單字,寫單字小秘書可以讓我一次檢視自己有哪些不會,像我在背SAT和托福的單字時,我會用flashcard把單字全部寫下來,這樣我每次複習時都要從頭開始看,沒辦法縮減我背過的單字。在飛哥可以找出自己還不會的字,縮減單字量後每次背誦要花的時間越少,可以越來越輕鬆地把所有單字都學會。
整體來說,飛哥高二給我最大的幫助是寫作的提升,對特定的題目要有不同的框架,以及知道要有怎麼樣的起承轉合,熟悉之後對寫作會有速度上的提升,再加上老師上課時會特地講解能應用在作文上的單字片語,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申請國外大學要顧好在校成績
申請國外大學要顧好在校成績
申請國外大學主要會看幾個東西,第一個是standardized test,分別有SAT和ACT,兩個只要擇一就好。第二個是英文檢定,像是托福、雅思和duolingo test,也是擇一就好。申請國外大學也要顧及台灣的在校成績,美國計算成績是用GPA 0到4來算,因為級距縮短,很多人會有同分的狀況,所以要顧好學校成績。國際學校給分相對於台灣寬鬆許多,很多學生申請的GPA都是滿分,但台灣高中給分都蠻殘酷的,建中給分平均就7、80分,所以如果有學弟妹想申請國外大學,不建議讀競爭很激烈的學校,除非有把握可以拿到很好的成績,不然會很辛苦。除了高一高二,九年級的在校成績也要顧好,因為美國的高中是九到十二年級,所以也要提交九年級的成績。
申請美國大學的管道有……
申請美國大學的管道有……
想申請國外大學的話可以上網查有哪些大學科系,透過Common App搜尋各種大學科系和排名,以及多看US News或Times之類的雜誌去調查,知道它們的申請門檻是什麼,或是請顧問,顧問當時也提供我蠻多實質的建議。我總共申請了十九間美國大學,其中十間是透過Common App,這是最廣用的申請方式,裡面有上百間學校可以填,只要填完主要的表格,就可以應用在要申請的學校中,而有些學校會額外要求填寫其他東西。有八間是透過加州系列學校的申請程式網站UC App,包含UCLA、UC Berkeley、UC Davis Irvine等,它們會有自己要求的東西要填寫。還有麻省理工是獨立申請,建立帳號後需要填寫裡面的資料,以及寫完學校要求的作文。
有些學校會有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跟Regular Decision,Early Action跟Early Decision的期限通常定在十月中或十一月初,所以在那之前就必須要把東西都填好,準備提交。大概在升上高三時就可以開始填了,高三上的十到十一月就是第一批的截止日,所以如果想要有額外更高的錄取率,就要在那之前先填好,不然一般的截止日是在高三上的一月。
普渡大學—太空人的搖籃
普渡大學—太空人的搖籃
我錄取的是普渡大學,我申請時就是看準它的理工科系的排名很前面,但是要求不會像麻省理工和史丹佛大學那麼高,所以對我來說比較有把握,也同時讓我能申請到更好的學校。普渡大學的理工學院有太空人的搖籃之稱,這間學校出過很多有名的太空人,我也知道他們在航空太空工程這方面投資了很多資源,也有很多傑出人士。
用課外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
用課外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
國外大學除了看在校成績之外,也很重視課外活動,像在common app上可以提交10個課外活動,不只是要學生橫向發展興趣,也能用課外活動來看學生有什麼特別之處和成就。課外活動有點像是學習歷程的多元表現,美國大學蠻重視有領導特質的課外活動,要盡量展現出自己的領導力,像是擔任社團的社長、領導了什麼活動之類的。課外活動也包含服務學習,像是當過志工,或是在這個環境下解決了什麼問題,這些也是必要的課外活動。課外活動要跟申請的科系相關,美國大學看重時長,所以最好要有兩、三個做兩年以上的課外活動,學校重視的是學生對這個東西有沒有熱忱。
社團活動是我比較欠缺的,所以我只能想辦法自己找課外活動。像我自己設計了一個網站,就可以提到自己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安排和規劃,以及有哪些人來幫忙,因為學校想看到學生怎麼分配這些人力。我也有提到我在2Cents實習的經驗,這間公司是透過區塊鏈技術,推廣產品及增加使用者,而且被知名的投資公司Y Combinator贊助過,所以公司有一定的實力。我當時是在一個三、四人的小組裡,我們要為公司提出能夠增加網站使用人數的企劃,我作為小組的領導人,負責安排人力分工,以及開會的時程表等等。
找出學校跟自己結合的地方
找出學校跟自己結合的地方
我申請的十九間只有兩間要求我面試,第一個是麻省理工,裡面所有申請的學生都要面試;第二個是史丹佛大學,這間學校是在看完簡歷後,挑一些有機會的人來面試。面試學生的人都是一些畢業的校友,因為大學不會特地派人來面試,所以不是每年都有,也不是每個區都有,我覺得就把面試想成比較正式的聊天就好。面試一定會問學生有什麼興趣和成就,以及課外活動之類的,要再簡單講一次提交過的資訊,但是要更注重在做這件事情的原因上,讓他們知道你的理念是什麼。
面試要完整表達語意
面試要完整表達語意
面試官一定會問為什麼要錄取你,或是為什麼要申請這間學校。史丹佛大學在面試時就有問這個問題,我就提到我是國際學生,會住校,而史丹佛大學位於矽谷的正中間,加上我申請的是機械工程,對我之後要找實習或工作一定比其他學校更有幫助。所以要花更多時間去了解申請的校系,去找出學校跟自己結合的地方,要讓他們覺得你很重視這間學校。
面試可以選擇面對面或線上,因為我比較緊張,所以我兩個面試都是選線上,可以在電腦螢幕周圍貼一些小抄,避免自己忘記。面試都是全英文的,所以一定要常練習口說,面試官不會要求要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只要能完整表達語意就可以了,更多的是事前的準備,只要能把準備的東西講出來,口說就不會是個阻礙。
在資料裡根據經驗舉出實例
在資料裡根據經驗舉出實例
在Common App和UC App裡有Personal Statement,要分享個人特質或是一個影響人生的重大事件。除了這個之外,每個學校有要求不同的Supplemental Essay,會有不同主題,例如有什麼興趣、為什麼要申請這個科系,或是為什麼要來我們學校等等,每個學校會讓你寫一到五篇不等,一篇五十字到六百字都有可能。在填寫資料時要對到題,也不能有任何文法錯誤。詞藻不用很華麗,但至少要讓別人看得出來自己的英文是有一定程度的。再來非常重要的是要avoid clichés,因為一定有很多人都會說自己努力不懈、有毅力之類的,但有沒有辦法根據生活經驗舉出實例,再進一步闡述經驗帶來的影響,要寫到好是相當有難度的。
提交完之後就等學校結果出來,這期間可能會要求你面試,並且上傳高三的成績。Early Decision的話結果大概十一月底就會出來了;Early Action的話是在十二月結束以前會出來; Regular Decision的結果出來已經三月了,如果一開始Regular Decision被放到備取名單裡,可能就要等到四、五月才能確定有沒有錄取這間學校。
去國外看看生活會更多元
去國外看看生活會更多元
我覺得可以多走去國外看看,像美國有很多新創企業,矽谷也是一等的存在,不然只侷限於台灣的教育制度底下,我覺得生活不會到那麼多元。學好英文對走出國際是非常必要的能力,當時因為我托福遲遲考不上100分,沒辦法決定要申請哪一間大學科系,有些學校只要沒達到門檻,GPA再高都不會錄取,所以一定要學好英文,不只是為了達到門檻,之後申請大學、上課,甚至於要就職,英文都是必要的存在,現在好好地累積實力,未來就會多一些選擇。
不怕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不怕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我會聽五月天的歌,我一直記著一句歌詞:「我從來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我認為只要我不放棄的話,還有誰有辦法阻止我繼續努力。我想放棄時就會看一下這句話,也看看同時在辛苦的父母。我會告訴自己再多辛苦幾年,可以抵掉別人之後要領一般薪水,努力艱辛的六十年,所以放長遠一點,現在努力一點,未來的收穫絕對大於現在享樂所拿到的東西。
把英文說出口很重要
把英文說出口很重要
如果學弟妹現在剛加入飛哥,我會鼓勵他們好好學英文,不要想說之後用不到,現在盡量學,讓自己保有這個實力,有辦法聽得懂別人在講什麼,以及有辦法說出口是很重要的。如果之後出去,因為自己英文講得不夠好,但其實你很有實力而沒有被錄取,那會非常後悔,所以現在學好一定不會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