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言
108指考
建國中學
錄取台大電機!
郭柏言
108指考
建國中學
錄取台大電機!
郭柏言
飛哥英文高中三年全期生
海山國中/建國中學
「就…學校考試一直都是以整學生為樂的,所以補課內還課外沒有什麼差。」
柏言在訪談過程中的對答相較其他同學都來的簡短,但這些簡短的答案卻也相當精準,在短時間內解答了大部分我們提出的疑問。或許這份精準來自他自己性格,而這份精準也反映在學測失利後直接放掉申請入學,埋首苦讀,這份決心也反映在指考成績與榜單上。
也沒多想
問起柏言補習的原因,他簡單地告訴我們「因為姊姊也在這邊補。」而決定的契機也只是因為姊姊推薦就來了,連去其他補習班試聽都沒有。而在加入後才發現有同學也在同一個班上課,後續的轉班與選課也是跟著同學做選擇。

被老師整的建中生
我們問起上課內容跟學校的關聯時,柏言不避諱地直接說「好像跟學校進度本來就沒甚麼關係。」於是我們接著想知道,他認為這樣與學校無關的補習會不會影響到學校成績時,他給我們的答案讓我們笑得合不攏嘴,他說:「就…學校考試一直都是以整學生為樂的,所以沒有什麼差。」起初我只是以為學小老師會刻意出的很刁鑽,結果柏言解釋的內容讓我大吃一驚「就是會出到90幾100多題。」而他平淡的告訴我們「這樣的考試方式一直到高三才比較少。」在後續的對談中我們還知道更誇張的考法。
撩起課餘時間接觸原文資訊時,他說他偶爾會看看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相關報導,我半開玩笑問他「這些原文的報導看多了對英文閱讀測驗有沒有幫助。」他想了一陣子後說:「閱測…我一直都看很快」細問下知道,他在高一的英文考試就會考到閱讀測驗了,我好奇的想知道剛上高一的程度就接觸閱讀測驗這樣的混和型考法會不會卡關時,他講出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回答「高一的時候是因為會很常印兩面考卷的那種閱測,那個就很痛苦。」面對如此誇張的篇幅,柏言有點無奈的說:「從題目回頭找文章內的答案這種解題技巧,對於這種超大篇幅根本沒有太大作用,不知道怎麼辦,乾脆整篇文章看完就對了。」也是在如此高壓的狀態下,柏言培養出超快的考試與解題速度。

遠離不良環境
後來我們聊起走三類卻考二類科系的原因,柏言告訴我們「因為我爸說姊姊已經唸社會組了,所以要我去念自然組。」在這樣的條件下,只有二三類可以選擇的他,其實在高二是選擇二類組的,其理由也非常簡單「因為我覺得生物很無聊。」直言不諱的他很直接地告訴我們選擇二類的理由,不過高二的一些事情讓他毅然決然的在高三轉往三類。
「高二的時候被老師雷到,高三就轉三類了。」而這個決定也讓他轉進三類中師資最好的一個班裡,這個決定也很直接的讓他原先不感興趣的生物成績能維持在90分的水準。然而,轉組並不是逃離不好環境的第一步,高二的他其實就有「利用」師資較差的課跑圖書館念自己書的習慣。到了高三,這樣的不良行為因師資的改善有顯著的改正,不過到了高三下仍會利用非考科的課堂跑去圖書館念書。
六根清淨後…
排除掉種種對自己的影響後,柏言進入到一個相對簡單的生活,長假前就是每天上學,考科就上課,非考科就讀自己的書。長假後繼續維持大概早上8點讀書到晚上10點的習慣直到考試。
而讀書的安排方法也跟大部分指考生一樣,會按照大考中心公布的考科考試時間唸該科,不過我們很好奇如果同一時間有重疊的科目,她戶怎麼安排,他簡單的答到「因為我寫考卷很快,所以通常是一節的時間可以把重疊的科目都寫完。」在這樣的速度下,他可以在下午的時間就把考科練完,利用晚上的時間抓錯、訂正,藉此強化還不夠強的科目,英文作文的部分也因為能在半小時內寫完選擇題,就可以花較多時間把文章精雕細琢。
不過早上8點到晚上10點也是紮實的14小時,對此他跟我們說「中餐跟晚餐時間會個休息一小時,所以還好,中間是有切斷的。」

乾淨俐落
訪談最後,按照慣例的想讓他給學弟妹們一些建議,而柏言僅短短的說「如果覺得老師課很爛就不要去上了,不要浪費時間。」接著我們跟他細聊了這些時間運用的比例。
「高二的時候都還很乖,大概8:2,高三上也差不多,或是會高一點,因為高三老師比較好,高三下就是一半的課都在圖書館。也有就是高三下老師突然很放任,那些課也會去圖書館。」
從選組到判斷課程重要度,再到訂立目標科系,柏言一直都是很直截了當的做出決定,而決定後就把達到目標的每一個過程做到好,即便是遭遇學測失利著一步的顛簸,也因為一直把自己維持在良好的狀態,稍微喘口氣後,再次踏出步伐,而他也一步一腳印的走進台大校園。
撰稿:講義 | 校稿:講義